"> “司马光砸缸挨罚20元”!网民:见义勇为要罚款?
联系电话:13704003099     13704001399

“司马光砸缸挨罚20元”!网民:见义勇为要罚款?

浏览:3080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2-26 分类:新闻动态
近日,有网民爆料,厦门一小区围墙出现“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元人民币”的普法宣传画。孩子追问,为什么救人要罚钱,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侨报网综合报道】近日,有网民爆料,厦门一小区围墙出现“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元人民币”的普法宣传画。孩子追问,为什么救人要罚钱,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大人尴尬不知如何回答。面对外界质疑,宣传画制作单位厦门思明区司法局称,该画并无不妥,不要吹毛求疵。但随后,鉴于该宣传画争议较大,负面舆论较多,厦门思明区司法局已将其撤下。

“在普法宣传画中将‘砸缸’与‘救人’割裂开来,只谈‘砸缸’,不谈‘救人’,属于断章取义,也是对故事彻头彻尾的曲解,违背了故事本身所包含的情理。”网民“三心二意”说。

网民“马伯庸”则调侃称,为了普及损坏他人物品要赔偿,换成凿壁偷光这个典故多好啊。

网民“kiritoJR”表示,教育人们法律知识,不应使用这种家喻户晓的优秀典故做所谓的“砸缸赔钱”反面教材。

网民“李英锋”亦表示,“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跑了题,砸了法制宣传教育的“缸”。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着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责,本应该具备专业的法律素养和严肃的法律态度,却从网上草率下载明显带有恶搞性质的“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的“毁三观”宣传画在社区进行宣传,暴露出相关法宣人员、把关人员的法律素养堪忧、责任意识匮乏。这是讽刺,也是教训,各地司法部门以及具有普法宣传责任的其他相关部门都该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北京新京报网刊文指出,真实历史中的司马光,是不是砸过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经历了多年的“层累”、“积淀”,早已耳熟能详,成为中国人的公共知识。其指向意味也十分明确,那就是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机智救人也是一直被提倡的。类似的典故还有孔子听说马厩失火,只是问“伤人乎,不问马”一样。

只拿出“砸缸”这一行为来说明不能破坏公私财物,一方面,会扭曲甚至破坏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产生不必要的混乱联想。另一方面,从实际效果看,也难以实现所谓的普法意图。

这些年,很多地方都热衷于套用古典传播现代价值,这本来没有错,也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如果不改变自身的价值,真正从事件本质出发来做文章,而是一味“嫁接”、“曲解”,都可能出现胶柱鼓瑟的变异,最终既唐突古人又曲解法律,只能是事与愿违,不如不“盘”。(完)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