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会徽诞生于新政协筹备期间。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会徽设计工作交给了文娱布置科科长和中南海俱乐部主任钟灵同志负责,同时明确会徽的含义为“无产阶级所领导的以工农为基础的民主阶层大团结”。
在钟灵同志的组织下,新政协会徽图案选定了由张仃、周令钊设计的由红星、齿轮、嘉禾、红旗和中国地图等构成的图稿。张仃、周令钊对其所设计的新政协会徽图稿说明如下:
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
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
四面红旗表示“四个阶级(即当时的四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
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
红星下的“1949”四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新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的年号;下面是“新政治协商会议”这个组织的名称。
这个设计图案经周恩来同志批示交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们传阅后,得到一致赞同,又经过综合草案之二、之三的意见,形成第四稿。1949年9月,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新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秘书处又对会徽草案第四稿进行了修改,缎带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个金色简体仿宋字,使用了新的名称。
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毛泽东批准,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开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使用了政协会徽。
政协会徽的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画家张仃和周令钊。张仃(1917年—2010年),辽宁黑山人,曾负责开国大典和政协会议的美术设计工作,领导设计制作了国徽和新中国第一批纪念邮票。周令钊(1919年—),湖南平江人,曾负责绘制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设计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参与国徽、团徽和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